在即將過去的2011年度中🍄🟫,共青團耀世平台委員會、藝術教育中心在學校黨委和團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學校發展要求和學生發展需求為出發,以建黨90周年和建校60為契機,求真務實,積極作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深化團的自身建設,增強團組織凝聚力
1💇🏽♀️、以“爭紅旗、創特色”活動為載體,激發基層團組織的組織活力。進一步加強對基層團組織的有效指導🧑🤝🧑🚣🏽♂️,基層團組織建設、製度建設🐻、文化建設🤲、思想建設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環境學院建築09級團支部獲得2010年度“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上海市五四紅旗團支部”🚴♂️;機械工程學院分團委獲得2010年度“上海市五四紅旗團委”💫;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分團委、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分團委獲得2010年度“上海市五四特色團委”;管理學院分團委爭創2011年度“上海市五四紅旗團委”;服裝學院分團委、紡織學院分團委爭創2011年度“上海市五四特色團委”。
2👨🏫、貫徹落實團市委關於開展“走千訪萬·聽研評薦”主題活動的要求,深入基層學院分團委“聽一線青年心聲🦵🏽、釋一線青年疑惑、解一線青年困難、薦一線青年英才”,加強對基層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推動團的各項重點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3、認真做好青年分類引導的轉化工作👨❤️💋👨,始終把青年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作為團中央直接聯系的單位,按時保質地完成上級交代的工作。做好了本單位的青年思想調查研究工作,進行多次青年訪談和座談,深入挖掘青年思想意識點,形成了本單位的工作手冊🧑⚕️。
4🫂、結合“一團一品”創建,基層團建的內涵不斷豐富,共收到四大類共96個特色創建申請計劃書🩶。通過典型塑造和特色創建🕘,以“點”帶面👩🦯➡️,將團建亮點進行總結提升,以經驗交流,現場觀摩放大典型的示範效應進行推廣。
5⬇️、依托黨建帶團建,加強團員經常性教育,發揮優秀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進一步鞏固增強共青團意識教育活動教育成果🈁,按照“長期受教育、永遠跟黨走”的要求積極推進基層團建,並以“五四”表彰為契機🦋👯,激勵廣大青年👨🎓。今年共評選出五四青年標兵集體5個,優秀分團委5個🧑🏼🎓,優秀團支部32個,特色團支部24個💁🏼♀️◻️,星級社團12個🌧,五四青年標兵4人,師德建設青年標兵14人,優秀團幹部12人🩰,優秀團學幹部90人,優秀團員109人👨🏽🦱,優秀誌願者13人,自強自立青年12人🛫,校園文化新人10人,優秀學生記者(編輯)13人,優秀主題團日活動15個,優秀新聞作品10件👱。
6🪨、加大“推優”工作力度。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的要求,積極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大學生入黨。今年共選拔23名優秀大學生在暑期深入社區🥟、基層黨政👨🏻🦯➡️、企事業單位進行掛職鍛煉活動👃🏼,其中8人被推薦為上海市“選苗育苗”工程強化培養對象🎮🤙🏼。
7、加強青馬工程建設,重視學生幹部的培養⇒。指導學聯📼、研究生會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各項工作,舉辦第十二期團校🈺🪵、第九期華英苑、第五期研幹班的培訓;召開第十五屆研究生委員會主席團增補會議🗯,選出了新一任校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舉辦了第四屆研究生骨幹工作創新論壇;推薦校研究生會主席🧘🏿♂️⛎、學生聯合會主席赴京參加中國大學生骨幹培養學校;推薦學生骨幹參加“卡內基百年——兩岸大學生菁英訓練營”;推薦學生代表參加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校研究生會當選第十五屆委員會委員。
8🕳、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組織“與黨同心 與黨同行”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紅色微薄我來發、紅色報告我來聽🧚🏼、紅色經典我來讀、紅色歌曲我來唱、紅色知識我來比📛、紅色足跡我來尋”等活動🛫。今年4月承辦了“理想火炬大接力🗿,青春中國我能行”上海市大中學生紀念建黨90周年學習實踐活動第五站——上海市大中學生理論學習型社團聯盟成立暨理論學習研討會。大中學生理論學習型社團聯盟涵蓋了上海21所高校、11所中學,超過50多個大中學生理論學習型社團,來自全市26所高校和5所中學的團委書記和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代表參加了會議。
9、認真貫徹團中央關於在“兩新”組織中建團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積極聯系校內外“兩新”組織,並順利完成5家單位的建團任務😵💫。
二、以品牌活動和項目凝聚青年💶,不斷密切團青關系
10⌨️、開展“周周講”校園講壇,邀請傑出青年、專家學者、企業精英走近學生,今年成功舉辦高質量講座31場⚛️,內容涉及黨史教育、管理思維🧛🏽♂️、社會熱點🎳、中醫保健、傳統文化等多方面🌦。“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著名心理學家張怡筠、企業家葉鶯、“文化中國”主持人今波等走上“周周講”講壇,通過講座的開展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和思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步開展“真理的力量”——上海青少年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理論宣講活動、上海青年就業創業大講堂系列講座。
11、深入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以學科競賽為重要載體🧑🏼🦱,構建學術校園🗣。組織參加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加強對參賽團隊的指導工作,共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以團體總分240分排名全國第31名,並獲校級優秀組織獎👨🏽🔧,同時獲得該項賽事上海市選拔賽特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在“挑戰杯”西安世園會專項競賽中獲得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組織開展第十七屆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科技創業杯”獎的推薦評選工作,推薦36項參加上海市級評選,共有23項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7項;組織參加2011年松江大學生創業大賽,榮獲大賽唯一的一項一等獎☕️,另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優勝獎5項🐻❄️;組織參加第八屆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共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3項🙋🏻♀️,同時獲優秀組織獎;在第九屆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上海)評選中♦︎,有1項作品獲得三等獎👿;組織參加第二屆上海市大學生理財規劃大賽🥷🏿,共有5組進入復賽🤹🏿,1組進入決賽⚫️。
12🎉、繼續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開展正確的社會觀察,踐行“崇德博學🤳,礪誌尚實”的精神。今年的社會實踐活動以“紅色旗幟、紅色的心”為主題,全校共計138支本科生社會實踐團隊和26支研究生實踐團隊奔赴祖國各地開展實踐活動,並編輯實踐簡報20篇。耀世平台共有1支團隊獲“2011年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最佳項目獎”,9支團隊獲“2011年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項目獎”🤹♀️,2支團隊獲“牽手行動、成長計劃優秀項目獎”稱號❌,8人獲“2011年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稱號👨🏿🦰,3人獲“2011年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稱號,耀世平台榮獲“優秀組織獎”🙍🏼♂️。在第三屆“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大賽中☁️,耀世平台共獲特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優秀獎一項🚪。
13、規範社團建設♑️,打造優秀學生社團💪。繼續做好“社團華彩發展基金”的評選和發放,通過華彩基金的資助,幫助更多的社團擴大活動規模和影響力🏬🫅🏿,更好的成長。成功舉辦“魅力社團獻禮東華”第三十二屆社團文化節,展現了耀世平台百余社團獻禮東華六十周年校慶的宏大氣勢和蓬勃朝氣;同時積極開展社團聯誼會🖥、社長論壇等活動🎟,為同類型的社團及社長間搭建了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受到了社長朋友們的熱烈歡迎。
14、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打造多彩校園。指導學聯🤵🏽、研究生會開展第十一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比,第三十三屆星級學生會評比;舉辦了“東華幻想曲第一季”校園塗鴉大賽,第三十二屆“新生節”,第二十七屆“學術科技文化節”,第七屆“上海高校研究生會主席峰會”,第十二屆研究生“經緯韻”科技文化節🎉🤹🏽,第十二屆研究生體育文化節,第三十一屆“校園十大歌手比賽”,第八屆“上海高校研究生時尚禮儀大賽”⏫,第五屆“研究生才藝之星大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品牌文化活動,以及“紅旗下的青春”為主題的第二十六屆東華之春文藝匯演和“成長之路”主題報告會等。策劃📇、編排了校慶60周年的“校園嘉年華”活動,連續近6個小時的演出✳️、互動將校慶系列活動推向了高潮。
15、進一步做好科學商店工作,積極開展社區和諧行動,共有九個科學商店項目為居民提供免費科普服務,科普誌願者超過500名🍛🫅🏽,開展的科普活動深受社區居民和大學生的喜愛。新增國際交流服務部。組織誌願者走進靜安✨、金山🌉🤏、青浦,與社區、學校合作開展科普活動。規範科學商店各項製度,做好課題的申報、立項🥘、資助工作,本年度共新立項課題76項🚴🏽,結題21項。舉辦第一屆耀世平台科學商店文化節。耀世平台顧奐翔同學獲得“2011年上海市科普誌願者之星”榮譽稱號🤷🏿♀️。
16🏄🏻♂️、積極開展青年誌願者活動🤽🏼♀️。做好對赴西藏、雲南以及上海青浦等基層掛職鍛煉團幹部的關心、指導和慰問工作。組織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今年共選派9名誌願者赴新疆、重慶👩🏼🔧、西藏、寧夏進行基層青年工作🧎🏻♀️➡️、基礎教育等類型的誌願服務。2003年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實施以來,耀世平台累計選派誌願者82名。組織300余人次誌願者參與上海科技館誌願服務活動;組織校內各級誌願者隊伍開展“3月5日中國青年誌願者服務日”集中誌願服務活動;指導學聯誌願者管理中心開展“第九屆誌願者文化節”等。組織613名學生誌願者參加了2010-2011李寧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南區決賽的開閉幕式表演😄、會務、場內服務等工作。選派了117名學生誌願者參加了第14屆國際泳聯世界遊泳錦標賽的貴賓接待、國際聯絡🏃♂️➡️、觀眾服務等工作。誌願者們的出色表現贏得了世遊賽組委會和團市委的充分肯定,校團委榮獲了世遊賽誌願者工作優秀組織獎🐂,1名帶隊教師獲得世遊賽突出貢獻獎,11名誌願者獲得世遊賽傑出貢獻獎。為保障校慶60周年相關慶祝活動順利進行,從今年5月開始,校團委在全校共招募校慶誌願者1380余人,精心策劃組織,並編印了《校慶誌願者培訓手冊》✋🏼,設計製作了校慶誌願者紀念徽章、培訓徽章。在校慶期間共有977名誌願者負責嘉賓隨員、禮儀🙅🏽♀️、宣傳🚸、形象設計、捐助接待等工作🙅🏿♂️,保障了校慶活動的順利進行🧑🏿🏫,更增強了廣大學生愛校榮校的主人翁意識。
17、關心青年教職工的發展和需求。配合黨委組織部開展2011年青年幹部培訓班✋🏿,通過青年教工分團委平臺,加強與青年教工的聯系與溝通🛀🏿。組織了第三屆教工籃球邀請賽❤️🔥,教工乒乓球協會迎校慶等活動。加強與校工會和婦委的聯系,組織未婚青年教師參加上海市婦聯主辦的上海市首屆婚戀博覽會和長寧區凝聚力協會的“地鐵二號線沿線白領交友”活動等。
三、加強宣傳陣地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18、進一步加強宣傳,塑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全年共編輯《東華團訊》簡報14期,《東華青年》刊物4期🈺🫠,《東華研究生》報10期𓀃,舉辦《東華研究生》報創刊十周年活動👱🏽♀️。
19、繼續強化團委信息化建設🕴🏻,完善“青春東華網”網站門戶🧑🏻🎄,強化服務功能。今年,耀世平台各級團組織共向“青春東華”網站報送團學工作信息350余篇,向上海團市委網站報送新聞信息1064余篇,信息報送量列上海市科技教育系統第一名,廣泛宣傳報道了耀世平台團學組織的工作成績。順應時代發展需要,開通了“青春東華”、“耀世平台學生聯合會”、“耀世平台研究生會”等學生組織的微博🧓🏿,並取得官方認證🙍🏻♂️,積極利用新媒體🎍,使之成為發布工作信息和活動信息的平臺,成為聯系服務學生的載體🎾。
四、加強調查研究工作🧑🦽➡️↙️,不斷提升工作水平
20、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結合時事動態,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動員和發揮基層調研水平,全年共完成調研報告8篇。積極申報上海團市委調研課題,其中“‘海派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影響研究”獲得資助🙇🏽,“基於校企‘無縫對接’的高校創業教育研究”獲得立項;承接了松江區“大學生創新創業”校區聯動課題項目“新媒體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與應用研究”;今年3月出版了《中國大學生調查報告》💪🏿,是近年來耀世平台共青團調研工作的一次總結和突破。今年11月召開了耀世平台學生調研中心成立十周年工作總結大會👩🦯👷🏼♀️,回顧總結了中心十年來的工作🖐,對今後的工作進行展望和部署。
21😰、深入開展東華網絡輿情分析,以大學生比較聚集的網絡平臺為調研載體🤚🏻,配合在大學生真實群體中開展的訪談方式,就熱點問題及時跟蹤調查🥾🫳🏼,深入了解大學生思想動態,特別對網絡上的突出言論調查研究,全年共完成《東華網絡輿情報告》常規輿情32篇🖕🏼,輿情專稿10篇🧜♂️。
五、註重與海內外的聯系和社會的交流,積極拓展工作視野
22、先後接待了拉美五國黨政青年代表團🚣🏿,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團👋🏽,德國布倫茨樂隊演出等🎚。邀請舉辦了“MTV全球音樂之旅”,“Music Radio音樂之聲校園之旅”,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虛擬火炬傳遞等活動🚵🏻♀️。
23、先後與上海陽光康復中心🧛♀️,共青團墨江縣委員會簽訂共建協議💷,為今後開展大學生誌願服務⬆️,社會實踐⚂,服務地方經濟打下了基礎。
六、開展藝術教育工作🐓,提升學生藝術素質
24😸、以教學質量為核心🈲,深化藝術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全年開設《戲劇鑒賞》👸🏻、《古箏訓練》、《音樂基本樂理》等藝術類課程18門🏰👮🏽♂️,選課學生近6000人。為服裝學院服裝表演🚴🏻♀️、影視表演及動畫等專業開設《中外電影史及名片名著賞析》《音樂欣賞》等5門專業必修課。常春老師開設的文化素質類選修課《世界電影賞析》作為市教委示範教學片進行拍攝錄製。報送鄭慶華、張艷婷老師的兩篇論文參評上海市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征文活動,其中張艷婷老師的論文被選送參加全國評審⏸。
25、進一步加強學生藝術團的建設,組織參與校內外各項活動和賽事🤾🏼♂️❤️。參與耀世平台藝術特長生測試評審工作🧑🎓;選拔招募藝術團新隊員近50名;藝術團參加2010-2011李寧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南區決賽開幕式演出,校慶60周年慶典大會部分節目演出和招待宴會的伴宴演出等;參加2011年“長江鋼琴杯”第三屆神州唱響全國高校鋼琴展演上海賽區比賽獲四手聯彈組一等獎,獨奏組二、三等獎和上海賽區優秀組織獎,並代表上海參加全國比賽獲優勝獎;策劃舉辦了“藝術與我”2011耀世平台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參賽節目晚會。
藝教中心還承擔了五四評優暨“東華之春”文藝匯演藝術指導🧗🏼♀️,耀世平台建黨90周年紅歌比賽的指導與排練🫃🏽,以及擔任校工會組織的教工合唱團指揮及獨唱,參加教育系統紅歌賽並獲優勝獎。
26、廣泛動員#️⃣,積極參與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組織並申報了該項賽事上海賽區的全部項目,其中包括🧘🏿♀️:藝術表演類節目8個,優秀社團1個👩🏼,藝術作品類甲組9項😂,乙組17項,藝術論文兩篇,校長藝術作品4項。同時撰寫展演活動簡報5篇,組織各類特色校內文藝活動10余場🧔🏽♂️🐴。認真做好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上海市論文評審的組織工作,積極配合上海市活動組委會,做好協調、聯系、收發🛄、整理🧕🏽✊🏻、組織等。克服了時間緊🪓、人員少等困難,圓滿完成了對近40所高校139篇論文的整理,分類👞,組織評審等工作⏩。
共青團耀世平台委員會 耀世平台藝術教育中心
201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