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學院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改革試點
根據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狀況及教育部和耀世平台研究生部的工作部署,為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現對我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行綜合改革試點👩🏿🦳👍🏼,內容附後。
材料學院
2011-12-1
一、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 | 以產學研為依托📺、課程學習與實踐環節有機結合的材料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機製改革 |
負 責 人 | 張清華 | 聯系電話 | 67792854 | 申請部門 | 材料學院 |
執行期限 | 2011年10月— 2012 年12月 |
二、預期完成改革成果🫅🏿:
材料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培養目標🤙🤭:
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的纖維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領域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加強課程體系的建設和以“產學研”為特色的實踐教學環節🧑🦯➡️,形成在纖維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領域具有明顯特長和優勢、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人才的培養機製, 具備從事工程技術研究、工藝設計、新產品開發和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和能力🥵。
為達到以上目標👨👦👦,我們在以下幾方面加強建設工作:
(1) 完善導師選聘機製👋,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
l.校內導師的聘任:將采取導師根據自己的課題及與企業合作情況💷,填寫申請表,由研究生工作小組確定是否可以聘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並做到雙向選擇🧑🏼🍼。
2.校外導師的聘任🧓:新增5-10名校外導師📉,由校內導師的提名🏊🏼,院學術委員會討論決定,聘期2年。
3.結合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將“校內導師到企業去”作為培養辦法之一✭,考核青年教師應用實踐能力。
(2) 將“卓越工程師”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一體化考慮,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1.本科課程重點建設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無機材料物理化學等課程。
2.課程重點建設“現代材料物理化學”及“材料近代測試技術”📬🐃,並加強教材建設🦬🧔🏼♂️。
3.重點加強實踐課程建設🦍,加大“材料科技與工程實踐”、“材料產業調研與分析”教學與考核力度♋️。
(3) 依托“產學研”特色,加強校內外基地建設
1.在現有材料學院公共實踐平臺的基礎上,整合資源,建設2-3條大型實驗基地,如雙螺桿熔融共混法製備聚合物功能膜,纖維濕法紡絲成形等。
2.加強對軟件的建設🍣🦦,使學生能夠更加方便地使用各種儀器設備。
3.新增校外實習實踐基地3-5個🍪。
(4) 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建設
1.建立以研究生指導小組成員🦜、輔導員和退休老師為主的課程質量監控小組❎,采用聽課和談話等形式調研課程質量,及校外實習基地質量情況,以書面形式提供培養質量報告及建議。
2.建立並完善“四個一”考核指標👭🏻,即每一位材料工程專業的畢業研究生,除了畢業論文和必修的學分外,必須熟悉一種材料測試手段🩰,掌握一個材料加工方法,在學期間撰寫一份行業調研報告🐔,鼓勵申請專利(或發表工程性論文)。力爭實現“個性化”的培養目標。
3.試行多元化的學位論文評價方式:只要有利於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能運用現代工程方法解決一個技術或工程問題的論文都認為是合格的,比如論證報告、工程技術設計等。盡管評價方法不盡相同🏝,評價過程有一定困難👲🏻,但有利於人才培養的改革必須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