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學院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材料科學與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級學科代碼:0805
學科專業簡介
耀世平台材料學科是我國第一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分子學科之一,創始人是錢寶鈞教授和方柏容教授。經過多年的學科建設和學科拓展,學科研究領域從化學纖維擴展到高分子材料及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目前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學、納米纖維及雜化材料🧽、物質智能系統工程、仿生材料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並建有博士後流動站。
本學科是我國首批國家重點學科👋🏿,“211”工程重點學科,上海市十大“重中之重”學科,擁有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玻璃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高性能纖維及製品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高等學校纖維材料先進製造技術與科學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等研究基地🥈👨🏽🍳。
本學科目前擁有教師98名,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本學科至今共培養碩士研究生1003名⚰️,博士研究生281名📝。本學科具有很強的研究和開發能力🙅🏽,近5年來完成了國家、省🧑🏼🏫、市🧂、部、企業的研究課題200余項,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4項、部省市科技進步獎20余項💴,科研經費累計超過2億元。
一、培養目標
根據研究生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必須堅持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要求本專業的碩士學位獲得者具有:
1. 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 較好地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的最新動向,熟悉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有新見解或作出創新成果🦢,能夠適應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管理等工作👨👩👦。
3. 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技能並具有一門外國語的基本應用能力,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4. 具有健康的體格。
二🧑🏿🚒、學科方向
1、材料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代碼🙎♀️:080501)
01 多相高分子材料的凝聚態物理
02 先進材料的分子設計與合成
03 纖維材料的結構與性能
04 新型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物理
05 材料表面的等離子體改性技術
2🤽🏻、材料學(二級學科代碼:080502)
01 纖維功能改性及多相高分子材料
02 高性能纖維及增強復合材料
03 生物可降解材料
04 先進無機材料
05 金屬材料及其高性能化
3、材料加工工程(二級學科代碼:080503)
01 高性能纖維製備及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工
02 材料改性及功能材料的製備和成形加工
03金屬材料先進加工與再製造技術
04 無機非金屬材料成形加工
4♣︎☞、納米纖維及雜化材料(二級學科代碼:080520)
01 納米改性聚合物合金材料
02 有機-無機雜化材料
03 納米纖維製備☠️、結構與性能
5、物質智能系統工程(二級學科代碼🏋🏿♂️:080521)
01 智能凝膠
02 智能聚合物材料
03 智能生物材料
6🤞、仿生材料(二級學科代碼:080522)
01 仿生材料的合成及其結構性能
02 仿生材料的成形技術
03 生物醫學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及其應用
三👩🏼🚒、學分要求
一般情況下,碩士生在答辯之前所修課程總學分必須≥30學分。其中,學位課≥17學分。
社會實踐2學分。
四🟪、論文工作及答辯之前的考核指標
1. 學位論文選題和開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論文的選題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選題必須考慮所在學科的研究方向、課題的學術意義和創新內容,同時兼顧應用價值🍮💁🏿。
開題報告應在第三學期完成,精讀文獻量不得少於20篇🤴🏼。開題報告應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提交🧑🦲,內容包括🙇🏿♀️:論文題目🦸🏼、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預期目標、難點和存在問題🐖🕘、工作的初步計劃、初步的研究結果等。
2. 學位論文水平的基本標準
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學術論文,要求概念清晰、立論正確、敘述嚴謹、計算正確🕯、數據可靠✢🗝,且層次分明🎨、書寫規範🤾♂️。學位論文必須對研究課題有新見解,能夠表明作者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反映作者在本學科上掌握了較堅實的基礎理論和較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
3. 答辯前的考核指標
除按規定修滿學分、成績達到要求外😔🤾🏼,還需在正式出版的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須是該碩士生的導師)發表(或被錄用)研究性論文一篇。
五、課程設置
材料科學與工程 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 分 | 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備註 |
公共學位課 | 英語 | 5 | 1 | 考試 | |
自然辯證法 | 2 | 1 | 考試 | |
科學社會主義 | 1 | 1 | 考試 | |
專業學位課 | 數值分析 | 2 | 1 | 考試 | |
現代材料物理化學 | 2 | 1 | 考試 | |
材料成型與加工 | 2 | 1 | 考試 | |
現代科學分析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 3 | 1 | 考試 | |
專 業 選 修 課 | 高分子合成化學 | 2 | 1 | 考試 | |
高聚物的結構與性能 | 2 | 1 | 考試 | |
仿生材料 | 2 | 1 | 考試 | |
功能與智能高分子材料 | 2 | 1 | 考試 | |
納米材料與技術 | 2 | 1 | 考試 | |
功能無機材料 | 2 | 1 | 考試 | |
高聚物流變學基礎 | 2 | 1 | 考試 | |
多組分聚合物的物理與化學 | 2 | 1 | 考試 | |
金屬材料製備及理論 | 2 | 1 | 考試 | |
環境凈化與新能源無機材料 | 2 | 1 | 考試 | |
碳材料科學與技術 | 2 | 1 | 考試 | |
復合材料及其界面 | 2 | 1 | 考試 | |
生物高分子材料 | 2 | 1 | 考試 | |
現代膠體化學 | 2 | 1 | 考試 | |
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 | 2 | 1 | 考試 | |
先進材料進展I | 2 | 2 | 考查 | |
先進材料進展II | 2 | 2 | 考查 | |
補修 本科 課程 | 高分子物理 | - | 1 | 旁聽 | |
高分子化學 | - | 1 | 旁聽 |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 | - | 1 | 旁聽 |
攻讀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
學科代碼:070305
學科專業介紹
耀世平台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是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以及基礎化學各學科建設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以應用基礎研究為特色的理學學科。2002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本學科研究生的培養以理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為學科特色,同時側重高分子科學及其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和訓練💌,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凝聚態結構🎏、高分子研究方法、計算機應用等方面均得到全面的培養和訓練。
本學科現有教授17名🦸♂️,其中45歲以下教授8名,副教授9名。完成和正在承擔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創新計劃 、教育部上海市基礎研究項目多項✯。近三年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年均科研經費超過600萬元🕡🃏。
一、培養目標
根據研究生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必須堅持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要求本專業的碩士學位獲得者具有如下的綜合素質⛹🏼♂️:
1. 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有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 較好地掌握高分子化學和物理基礎理論和本學科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的最新動向,熟悉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善於在研究工作中與其它學科交叉滲透,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作出創新成果,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管理工作。
3. 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技能並具有一門外國語的基本應用能力👨🏿🦱,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4. 具有健康的體格🫢。
二、研究方向
01 高聚物的分子設計與合成
02 高聚物凝聚態物理的理論和方法
03 高聚物多組分體系的物理與化學
三🥮👫🏻、學分要求
一般情況下🔤,碩士生在答辯之前所修課程總學分必須≥30學分🦔,其中學位課≥17學分。
社會實踐2學分👒。
四、論文工作及答辯之前的考核指標
1. 學位論文選題和開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論文的選題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選題必須考慮學科的研究方向、課題的學術意義和創新內容,同時兼顧應用價值。
開題報告應在第三學期完成🧘♂️,精讀文獻量不得少於20篇👨🏻🦼✳️。開題報告應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提交🌱,內容包括:論文題目、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預期目標🧑🏿🍳、難點及存在問題、工作計劃💇🏼、初步的研究結果等。
2. 學位論文水平的基本標準
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學術論文🤾♂️,要求概念清晰𓀒𓀜、立論正確、敘述嚴謹🧏🏽♀️、計算正確、數據可靠,且層次分明、書寫規範。學位論文必須對研究課題有新見解⏏️,能夠表明作者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反映作者在本學科上掌握了較堅實的基礎理論和較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
3.答辯前的考核指標
除按規定修滿學分、成績達到要求外,還需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須是該碩士生的導師)發表(或被錄用)研究性論文一篇。
五🏄🏻♀️、課程設置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 分 | 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備註 |
公共 學位 課 | 英語 | 5 | 1 | 考試 | |
自然辯證法 | 2 | 1 | 考試 | |
科學社會主義 | 1 | 1 | 考試 | |
專業 學位 課 | 數值分析 | 2 | 1 | 考試 | |
現代材料物理化學 | 2 | 1 | 考試 | |
高分子合成化學 | 2 | 1 | 考試 | |
現代科學分析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 3 | 1 | 考試 | |
專 業 選 修 課 | 材料成型與加工 | 2 | 1 | 考試 | |
高聚物的結構與性能 | 2 | 1 | 考試 | |
仿生材料 | 2 | 1 | 考試 | |
功能與智能高分子材料 | 2 | 1 | 考試 | |
納米材料與技術 | 2 | 1 | 考試 | |
高聚物流變學基礎 | 2 | 1 | 考試 | |
多組分聚合物的物理與化學 | 2 | 1 | 考試 | |
環境凈化與新能源無機材料 | 2 | 1 | 考試 | |
碳材料科學與技術 | 2 | 1 | 考試 | |
復合材料及其界面 | 2 | 1 | 考試 | |
生物高分子材料 | 2 | 1 | 考試 | |
現代膠體化學 | 2 | 1 | 考試 | |
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 | 2 | 1 | 考試 | |
先進材料進展I | 2 | 2 | 考核 | |
先進材料進展II | 2 | 2 | 考核 | |
補修 本科 課程 | 高分子物理 | - | | 旁聽 | |
高分子化學 | - | | 旁聽 |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 | - | | 旁聽 | |
學院蓋章🧜🏽♂️: 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簽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