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應國家863計劃新材料領域專家組首席專家、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堅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胡文平教授參加材料學院和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2011學術年會,並作學術報告。
胡文平教授首先從歷史、規模、學術等方面詳細介紹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並講述了他從剛進科學院時孤身一人🤶🏽,從每一個螺絲釘,每一只燒杯開始創建實驗室到目前擁有十幾位學生🦯,每年發表數十篇高水平論文的成熟課題組的艱辛歷程。在此基礎上,胡教授介紹了其課題組近幾年在有機固體在場效應晶體管方面的研究進展👀。最後🙇🏼♀️,胡教授重點與各位教師探討了如何進行學生培養的問題。胡教授將導師與學生各分為幾類,指出不同的導師類型和不同的學生類型最終導致的可能的培養人才的結果🔶🤨,並且用“伯樂”和“千裏馬”來形容導師和學生的關系😼👨🏽🚀,引經據典,與各位老師互勉👩🏻🍼,做好“伯樂”,相好“千裏馬”,培養更多的傑出學生🧑🦼。
與會者對胡教授取得的學術成果表示欽佩,尤其對胡教授關於人才培養的思考感同身受,很受啟發🦒。(撰稿人:竹秀玲;攝影🧳:王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