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進步、發展,我們的黨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的壯大、完善自己,製定適應時代發展的方針和政策🟣。作為新時期大學生黨員,在享受著祖國和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優越的學習與生活條件同時🛺,也需要我們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進性,不僅嚴格要求自己🖐🏻,更要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非黨員同學😉。強化自己的黨員意識👲🏽,牢記作為黨員的責任。
本著使在校大學生黨員更加關註自身:使大學生黨員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強化黨員意識↔️,擔任起自己作為黨員的責任。更多關註社會、融入社會🍤📯,使大學生黨員能夠更加關註社會,樹立勇於承擔責任💂🏼、報效祖國的觀念與意誌的出發點👈🏿🧌。根據學校及學院黨委的要求📲🐟,本支部在本年度內開展以下三大系列活動:
一、探尋紅色之旅
上海是個充滿紅色歷史的城市🪘,眾多的紅色景點是我們支部主題活動的豐富資源。活動不只是為了讓同學們了解革命先烈們的艱苦奮鬥精神🚎,也是為了通過活動加強學生黨支部黨員和積極分子的素質、能力,加強學生黨支部的建設,使大家意識到作為當今大學生應該具有的素質和責任義務,更好的通過個人的付出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以下的景點可供選擇👨🏻🔬:
1.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現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誌路106號)是介紹中國共產黨誕生史跡的革命舊址紀念館🙋🏿。建於1952年,由“一大”會議室、中共創建史陳列室和革命史專題臨時陳列室3部分組成。“一大”會議室位於興業路76號底樓,家具與物品均按當年原樣陳列。中共創建陳列室有歷史文獻、文物和照片170余件,陳列內容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產生及其活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革命史專題臨時陳列室曾分別舉辦過毛澤東、周恩來在上海的史料展覽🧙🏿♂️。
2.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周公館)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周公館),是1946年周恩來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意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作用🙏🏽。
3.韜奮紀念館
鄒韜奮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愛國者和共產主義戰士,也是著名的新聞記者🧑🦽🧔🏿♂️、出版家和政論家。為紀念和學習韜奮🐩,國家以上海韜奮故居為基礎🏂🏽,於1956年開始籌建韜奮紀念館,1958年建成對外開放🙅🏿♂️。2003年1月,紀念館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上海魯迅紀念館
上海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建立後第一個人物性紀念館,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名人紀念館👨⚕️,同時管理魯迅墓文物保護單位🏃♀️➡️。上海魯迅紀念館以魯迅故居、魯迅墓🤹🏽♂️、魯迅紀念館的生平陳列三位一體。1951年1月正式開放,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上海市紅色旅遊主要景點之一👨👨👦👦。
5.車墩影視城
參觀上海二三十年代的建築,再現老上海的生活風貌🦋🚟,對比今天的生活,感受時代的變遷,領悟在黨的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今天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讓同誌們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
二、誌願者實踐活動
本著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我黨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本支部計劃在本年度開展以下三個主題實踐活動,以使同誌們不僅在政治素質和理論修養有所提高,也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1. 耀世平台紅十會的民工子弟小學支教活動
2. 華陽誌願者協會的愛心包裹公益活動
3. 毛澤東舊居的講解員
三、紡織社區的黨建交流會
紡織社區是一個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的機構,其目的在於服務同學🏢🧑🏻。黨員同誌在社區中更應該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積極組織活動,如邀請老教授座談會❌、定期為同學們解決入黨問題上的各項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