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黨員是一個很特殊的團體🧝🏻♀️,在學生中他們是黨員,在黨員隊伍中他們是學生。學生黨員必須認識到這種特殊性,作為學生中的黨員🛀🏿,要在學風建設、宿舍建設乃至整個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先鋒模範作用🐁,讓同學們真正認可黨員的身份;作為黨員隊伍中的學生,學生黨員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黨員,是時代所培養的棟梁之才,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的誌願,擔負起黨和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
環境學院黨委對於這樣一群特殊而又至關重要的群體也給予了很大的關註,註重學生黨員的培養。在這個學期⚓️,環境暖通學碩黨支部的黨員參加了由學院組織的2018.11.22《關於氮氧化物控製關鍵催化材料的設計及性能》的學術報告和2018.11.2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歷史考察——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專題講座。既涵蓋了學術專業知識,也時刻關註改革開始四十周年熱點▫️,全支部黨員收益頗豐,對學院組織的學術報告和主題講座好評不斷。報告和講座的具體內容如下:
1.《關於氮氧化物控製關鍵催化材料的設計及性能》的學術報告
此次學術報告的主講人是張登松老師🧏🏻,張老師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優青,上海大學理學院副院長⁉️。2008年至2017年入選上海市晨光人才計劃、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人才計劃🧑🏽🍼、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現擔任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新材料委員會委員、中國能源學會能源與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稀土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承擔了國家科技部973計劃前明研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等20余項🤧。已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在EST、 ACS Catal、 NanoLett、Chem Commun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了130余篇論文,其中以通訊作者發表110余篇論文,Web of Science統計論文他315300余次,H-index為48: 有22篇論文普入選ESI高被引論文🕵🏻🙎🏽♂️,有1篇論文曾入選ESI熱點論文💂🏼。普榮獲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多種獎項🍕。
此次學術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工業排放的氨氧化物是破環生態環境和損害人體健康的主要汙染物之一🔨。普遍使用的脫硝催化材料為V2O5 —WO3(MoO2))/Ti02,活性溫度高👩🏼🦲、V2O5易揮發對環境和人體有害。因此🧑🏼🚀,迫切需要尋找環境友好的高性能低溫脫硝催化材料🚈。近來,張老師小組設計合成了一系列低溫脫硝催化材料✊🏻,研究了其形成機製,及其脫硝過程中的反應動力學與擴散行為規律,考察其脫硝性能,明確其組分👨🏻✈️、形貌結構、表面物理化學性質與脫硝性能的關系,深入研究了氮氧化物在催化材料表面的吸附活化機理,探索其活性中心的本質及幾何效應和電子效應的影響,揭示了催化材料不同組分以及不同結構的協同促進作用機理🧙🏼♂️,建立其內在聯系和理論模型.為新結構催化材料的結構設計和應用奠定了科學基礎,為設計高性能氮氧化物控製關鍵催化材料提供理論指導🐴⛏。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歷史考察——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專題講座
此次專題講座的主講人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曹景文老師。
此次學術報告的主要內容是曹老師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歷史考察為主線帶我們走近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向共進👨🏼🦳,是一個休戚與共、有機統一的歷史進程,築就了當代中國發展的不凡歷程與輝煌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習近平同誌就改革開放的歷史地位🌺、方向目標⚰️、特點規律、重要任務、方式方法和組織領導等提出一系列富有時代特點和創新價值的思想觀點🫳🏻,譜寫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進入新時代⚡️,我們應以更高站位和追求審視改革開放🙋🏿,以更強定力和自信把握改革開放,以更寬視野和思路推進改革開放,以改革開放的新創造新突破匯聚起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動力新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確立和發展👨🏼🍼,改革開放也不可能取得重大成就並不斷向縱深推進🚶♂️➡️。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向共進,是一個休戚與共、有機統一的歷史進程♝💽。正如習近平同誌所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方位,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即新的偉大社會革命的推進同新的偉大道路的開辟相互貫通🏢🧑🏽🔬,確立全面深化改革新布局和全面開放新格局⛲️,以改革開放新創造新突破匯聚發展進步新動力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