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環境學院堅持以學促知,以知促行,以行見效♢,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圍繞師生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辦實事🦹🏿、解難題,多措並舉紮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4️⃣,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對標對表不走樣🤛🏼,切實解決師生所需所盼
黨史學習教育,不僅要學懂弄通,更要做細做實🍥。環境學院註重黨史學習教育與推進工作相結合,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為進一步推動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工作🦸🏽,解決師生在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及大型科研儀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難題,組室黨支部黨員帶頭學、帶頭悟、帶頭做☠️,開展系列宣講交流活動,組織專題講座向師生介紹國家關於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的相關政策,開展面對面交流分享大儀平臺開放共享工作情況,切實解決師生關心關註的突出問題💇♂️。環科系黨支部針對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方存在的困惑,開展“青年論壇”系列活動⤴️,邀請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如何上好一門課”等進行交流和研討🤴🏼,將黨史學習教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有機結合。環工系🙆🏼、建環系黨支部和4位來自鹽津的大學生結對幫扶,從“專業引領🦹🏼🧑🦼、成長幫扶🧹🐙、社會實踐”三方面開展幫扶計劃,帶領學生參與“追尋黨的足跡”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把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相結合,把專業發展與成長成才相聯系,樹立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遠大理想🛀🏿。

聯建共建促發展💓,切實發揮支部服務功能
環境學院將“我為群眾辦實事”當作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功能和力量👰🏽♂️,通過“黨建聯盟、地校共建”的搭建,對接地區需求開展服務,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環科系黨支部黨員結合學科知識主動作為♻,協助聯建共建單位松江區環境監測站完成《上海市松江區環境質量報告書(2016~2020年)》初稿專業製圖工作,對環境質量報告書中的數據轉圖工作進行專業指導,並針對監測站人員對於論文撰寫難的問題和需求,安排“科技論文撰寫”的專業講座🙏🏽🧑🏽🎨,開展專業論文撰寫輔導,幫助提升專業論文撰寫水平,形成科學理論轉化為實踐服務的強大力量。環工系黨支部與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廟壩鎮黃草社區總支委員會集鎮黨支部共同打造“黨建同心圓,環保共同體”黨建服務品牌🥣,結合當地發展困難和需求,開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和農作物資源化的應用性研究💆,協助製定鹽津縣鄉村振興環境治理規劃,設立示範性工程;此外,還依托“金色港灣”黨建共建聯盟平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愛心幫扶活動👮🏻,積極幫扶劉家山村的貧困家庭,主動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實現最大化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誌願服務踐初心,切實心系群眾為民解難
黨史學習教育,要厚植為民情懷✒️,從一點一滴做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環境學院切實把為群眾辦實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做在平常,積極組織黨員幹部開展誌願服務活動,深入群眾為民解難,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環科系教師黨員和學生共同開展“踐行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系列主題誌願活動𓀊,結合專業背景,通過科普植物“身份”🧑🏻🤝🧑🏻、設計植物“名片”、建立植物“名錄”等方式,努力把植物“名片”延伸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進一步擴大校園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力。學院以關註社會熱點和社會需求為切入點🚴🏼♀️,組織學生走進社區開展“環保科普走進社區,誌願服務彰顯風采”為主題的專業誌願公益活動👎🏼,舉辦水果蔬菜農藥去除科普講座,以實際行動提升群眾健康意識,踐行健康生活的理念👩👩👧👦。此外,學生黨員身體力行,協助多個小區開展 “新冠疫苗接種宣傳”誌願活動,對小區居民就新冠疫苗接種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並指導居民進行線上疫苗接種預約,為疫苗接種工作順利進行作好穿針引線🛝,以為民服務的成績檢驗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勇擔新使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環境學院將“我為群眾辦實事” 實踐活動,作為錘煉廣大黨員為民服務本領的“磨刀石”和“試金石”🙍🏿♂️,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和實際工作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推進實踐活動的常態化長效化,使黨史學習教育更加富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