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平台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目前設有輕化工程(中德合作辦學)、應用化學、生物工程3個本科專業,與紡織、材料學院共建功能材料專業👩🍼;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3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2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紡織工程(染整)、化學工程和生物工程3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化學一級學科𓀏、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二級學科🦉、生物材料學交叉學科博士學位點及先進製造領域專業學位工程博士點。學院現有教職工131人,學生1274人,其中黨員265人,黨支部18個🏊🏼。
2014年11月,耀世平台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經過“公推直選”成立了新一屆黨總支部委員會👦。2017年3月,學院黨總支改建為黨委😕。學院黨委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雙一流”建設目標,發揮學院黨委政治核心作用👐🏽,服務中心,保障大局,著眼鑄魂、夯基🐙、正風😿、助長、凝心↪️,促進學院各項工作快速發展。現將本屆黨委會工作報告如下: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學院黨委堅持把思想建設擺在首位,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政治站位,守好陣地、管好隊伍,紮實推進思想政治建設。
1🚴🏽♀️、加強組織領導👺,築牢責任擔當
學院堅持黨委會議、黨政聯席會議製度🤵🏻♀️,完善以黨委會、黨政聯席會議🏄🏼、教授委員會和教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治理結構,嚴格執行民主集中製和“三重一大”決策議事規則,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學校黨委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各項工作🧾。涉及辦學方向、教師隊伍建設、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項🆔,由學院黨委委員會先研究再提交黨政聯席會議決定🕺🏻,充分發揮黨委政治核心和保證監督作用👮🏿。經常召開系(部)負責人會議、全院大會,及時通報和部署學校和學院的工作。
2017年6月☂️,學院教授委員會順利完成換屆👕。新一屆教授委員會認真履行職責👇🏻,為學院學科和隊伍建設🏄🏻、學術管理等重要事項把好關🪀ℹ️。2017年11月🍋🟩,學院行政班子順利完成換屆,為學院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12月♡🧗🏻♂️,完成系部負責人換屆。通過廣泛傾聽學院教師意見、民主推薦等渠道,選派科研教學能力強🏋🏼♂️、富有責任心的同誌擔任系部主要負責人,共同為學院的發展努力工作。
2、堅持“固本強基”👯♂️,提高思想理論水平
學院黨委進一步健全中心組理論學習製度,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討論相結合👰🏻♀️、專題輔導和學習研討相結合🔈、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開展學習,做到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求實效。開展了十九大精神、全面從嚴治黨、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等專題學習交流🏊🏼♀️,通過學習研討,黨政班子成員進一步增強了理論水平🚺,統一認識。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中心組深入青年教師群體開展專題調研,充分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7️⃣👬🏼,不斷增強政治理論學習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效性,為學院科學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為進一步增強理論水平🙎♀️,堅定理想信念,學院黨委邀請專家作《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自信》、《國家發展與青年肩負的使命》等輔導報告🧘🏿♂️,組織學院教工黨員及部分黨外人士參觀嘉興南湖“一大”會址和革命紀念館👨🏻🦯、上海歷史博物館等教育基地🩹,開展師生黨員“七一”座談會,組織全院師生觀看《厲害了,我的國》、《青年馬克思》等電影黨課,切實增強師生理論素養📝🏃🏻➡️,築牢思想理論根基👨🏿🦱。
3、守住課堂主陣地🚯,多渠道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學院黨委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對標新時代新要求,構建黨建引領下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學院實行本科生導師製,充分調動專業教師力量🐅,在人生規劃🏋🏻♀️、專業學習和品德修養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
積極推動思想政治理論進課堂,將思政課堂的內容和精神輻射到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開設思政課程14門。此外,學院開設“花生思政課堂”,院長和教授講授《化學與時代發展》、《印染工業與大學生時代責任》💆♂️、《珍惜生命-探究生命奧秘》、《為實現中國夢勇於創新—功能性紡織材料在航天事業中做貢獻》等課程,反響熱烈。
學院黨委結合學院的實際和特色,以“花生向前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為主導,開展了“中國青年說——激蕩青春四十年”以及“花生仁朗讀者——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主題活動等一系列思想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引導師生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匠心築夢理論研究實踐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主題講座🕣🚨、時事新聞點評✍️、外出實踐等活動,激勵師生在理論學習中鑄牢信仰🤹🏼♂️🖐,在實際運用中體現信仰🦹🏼♂️;“化生堂”青馬工程培訓班開設豐富的專題課程👨🏿💻,以學生骨幹的力量影響和輻射更多的青年學子,積極發揮理論學習骨幹引領作用👩🏼🔧。
四年多來🍶,學院黨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學校要求👨👧👦,以落實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為抓手,強化教工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實踐活動,緊緊圍繞一流學科建設和學院實際🫵🏿,夯實基層黨建,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為推動學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健全體製機製,層層壓實基層黨建工作主體責任
學院黨委重視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明確班子成員分工🏯,健全集體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製♠️,切實發揮學院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嚴格執行領導幹部雙重組織生活製度🕸,定點聯系基層黨支部並為黨員講黨課🦸🏿♀️,設立學院領導接待日,落實談心談話製度。合理調整黨支部設置,及時指導黨支部換屆工作,2016年各教工黨支部進行換屆選舉🙆♀️,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
此外,學院黨委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完善支部書記例會製度,組織開展支部書記培訓☺️、研討和實踐🧭,製定黨支部書記考核製度,嚴格規範教育管理和監督服務工作;製定《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黨費管理使用辦法》🏄🏼♀️,按支部黨員數確定支部活動經費預算,確保所有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能夠有效開展。定期召開骨幹教師👨🚒、青年教師座談會、黨外人士座談會👨🦽➡️、關工委教師座談會🔸,走訪企業了解科研合作情況,在畢業生黨員中開展調研,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凝心聚力謀發展。
2、建立黨員全過程培養機製,切實提高黨員發展質量
學院黨委嚴格貫徹落實發展黨員“控製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製定“學院加強黨員發展與培養教育工作實施辦法”,完善發展黨員預審製度、發展黨員程序規範,不斷提高黨員發展質量,把好黨員“入口關”。
在黨員發展中繼續做好“5+4”黨員發展全過程培養體系,通過黨章學習小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重點考察對象培訓班、預備黨員培訓班、支部書記培訓班五個平臺🏕,堅持“4S”黨員標準✍️,建構“整體性🆖、全過程🫶🏿、系統性”的全過程黨員教育培訓體系👎🏽。2015-2018年共發展黨員96名𓀇🪫,轉正黨員99名,無違紀黨員。
附表🌂:2015年至2018年黨員發展轉正人數統計
年份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合計 |
申請入黨人數 | 97 | 124 | 118 | 85 | 424 |
黨校人數 | 59 | 82 | 52 | 56 | 249 |
發展黨員人數 | 24 | 24 | 24 | 24 | 96 |
轉正黨員人數 | 25 | 23 | 17 | 34 | 99 |
3🤦🏻♂️★、全面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探索創新黨組織生活形式
在支部建設方面♊️,學院黨委積極推動“兩學一做”常態化製度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製度,鼓勵各黨支部創新組織生活形式🛩🚡,深入開展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學習⚄。組織各黨支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全國教育大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等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組織收看《榜樣3》✌🏿、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學習鄭德榮同誌先進事跡,開展“我的初心使命”🦹🏿♀️、“築牢新時代戰鬥堡壘”等主題黨日🏀,牢固樹立師生黨員“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十九大召開後,在各學生黨支部中開展“十九大專題學習”組織生活會觀摩活動,圍繞科研創新、傳承弘揚傳統文化以及青年責任等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主題黨日觀摩活動🕎,目前已舉辦12場🧘♀️,參與師生黨員達到200余人,讓支部生活真正“活”起來🤼♂️,在學生黨員當中反響熱烈。
此外,各黨支部也開展了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的組織生活,如應化系黨支部與上海市纖維檢驗所黨支部、化學部黨支部與校信息化辦公室黨支部結對共建👩👧,促進黨建水平共同提高;學院本科生聯合黨支部錄製“喜迎十九大,東華新變化”系列微黨課🚱,在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上進行了報道;染整博士生黨支部開設“解憂雜貨鋪”🐻❄️,搭建平臺及時為同學答疑解惑;174碩士黨支部開展“大手牽小手,黨員在行動”主題黨日活動🌌,搭建本碩結對互助平臺,赴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開展誌願服務活動,獲校“優秀主題黨日案例”。
在品牌建設方面,學院培育和建設了“創新平臺激發支部活力📷,朋輩互助服務黨員成長——紡化系研究生黨支部創新平臺建設”和“大學生黨員形象4S工程”、“見證成長”系列主題教育三個黨建品牌項目🚴🏻♀️,圍繞學生成長特點開展支部活動,有效提高活動吸引力和輻射面。
在實踐服務上🎣👰🏽♀️,學院黨委每年成立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各地開展 體國情、長才幹、強黨性的社會實踐活動。2018年,“小紅星”國情宣講實踐團赴雲南省鹽津縣開展新時代國情宣講活動,並與鹽津縣第一中學建立新時代國情宣講示範性實踐育人基地,實踐團開展27場宣講,共1500人次聆聽🎨,項目獲校最佳實踐項目👰🏼♀️、上海市知行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三等獎🧒🏽👷🏽♀️;學院學生黨員服務中心與洞涇鎮社區黨支部聯合開展“黨建引領集賢家,一封家書感恩行”、“星星之火,用愛燎原”等誌願服務活動,倡導“黨員到社區🧗🏿、人人做公益”,在區域社會發展、服務保障民生中發揮作用。
在學校研究生“十個一”活動中,151、163碩士黨支部獲“特色黨支部”、173碩士黨支部獲“優秀黨支部”。生物系教工黨支部、174碩士黨支部獲評學校“優秀組織生活案例”🏟。王學保、羅艷獲評學校“黨員先鋒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學院黨委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和黨內監督工作主體責任🎢,矢誌不渝抓好作風建設,為學院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紀律保證。
1🧛🏿♀️、著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切實履行“一崗雙責”
學院黨委通過學院中心組和黨支部“三會一課”等的學習,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黨章》👶🏽,學習《廉潔自律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嚴明政治紀律🧷,引導黨政班子成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班子成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在教學科研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帶領學院班子始終在大局下工作,統籌推進各項任務。始終做到在政治上堅定清醒,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動上不偏不松💅🏻。
及時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對照“十項準則”開展師德問題預警監測和篩查。組織教師學習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範教師履職履責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新時代高校教師道德風尚⛑,努力建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化工生物學院教師隊伍。
2🧎、切實加強黨內監督🦮,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學院製定了《中共耀世平台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委員會會議議事規則》、《耀世平台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黨政聯席會議製度實施細則》,為科學決策提供保證🔑。紮實推進黨內監督🌮,事關廣大師生切身利益事項🥌,廣泛聽取意見👩🏿🚒,形成共識,無異議才準予通過實施。每半年公示黨費使用情況。在黨員培養發展和考察轉正中,嚴格公示🪅、票決等發展程序,接受黨員和群眾的監督。學院班子每年年底召開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達到統一思想🤌🏼、共同提高👂🏼、增進團結的目的👬🏻。
在日常管理中🌥,嚴格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對各類經費的使用加強指導和管理,要求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規範使用經費🟡,提高經費使用效率,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涉及到招生🙇🏽♀️、評獎等的工作,黨委加強領導和監督。製定輕化工程(中德合作)專業學生出國選拔辦法和學生獎助學金評審製度等🪂,保證公平🖍、公正🧎♀️。
3👩🏼✈️、嚴把師德師風建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一直是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點工作🧑🏽🚒。一方面,註重發揮院教代會和教授委員會在師德建設中的作用🧖🏼♂️,在崗位聘任7️⃣、晉升專技職務、申報各類人才計劃及評優評獎等推薦評審方面,實行“師德一票否決製”。另一方面,對職業道德高尚、工作業績卓著的教師進行宣傳,樹立學院教師師德楷模🛋🦽,營造人人向上的良好氛圍。設立課程思政專項經費,資助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探索,通過體製機製改革🍃,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2015年以來,學院新增上海市“精品課程”4門,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學成果1項、校“教學成果獎”3項、紡織工業聯合會教改項目1項〽️,成功申報大學生國家級創新實驗項目22項,市級創新實驗項目33項🚙,學院教師屢獲校“優秀教學育人獎”👍🏻、“教學改革探索獎”🙇🏻、“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師德建設青年標兵”。
學院黨委政治站位靠前🈵,發揮學院黨建引領作用,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各個方面重大任務上,和行政班子一起分工協作🧗🏿♀️,共同承擔,積極推進一流學科建設🔑,推動高端人才引進🎉🚉,齊心協力謀發展。
1、不斷提升學科水平和影響力,推動學院內涵式發展
學院黨政齊抓共管🏫,以學位點評估為契機🧆🍂,加快補齊短板⛹🏿,進一步凝煉方向🏇🏻、突出特色🕺🏼、形成優勢,著力推進“雙一流”建設與學科綜合實力提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015年,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點順利通過教育部合格評估👷🏿♂️,化學學科入選2015年最新“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400名。2016年,完成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有關工作;工程中心接待科技部青年幹部調研團❤️🔥,評估工作得到了肯定。2017年,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作為紡織科學與工程的二級學科,積極參與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工作🚣🏿♀️。2018年🅾️,學院“雙一流”建設工作順利開展,紡織行業現代染整技術重點實驗室通過紡織工業聯合會認定👩👩👦👦,生態紡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名列前茅,完成生物工程專業工程教育認證申請工作🥴。2015年至今,進校科研經費1.19億元🙏🏿,共發表SCI論文687篇,授權專利417項,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6項🧓🏻,新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4項,省部級以上科研獲獎14項,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舉辦第二屆血管組織工程國際會議、第十屆國際樹狀大分子研討會、 “氟化學最新進展”國際學術論壇🦵、首屆中-法健康診療雙邊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學科影響力不斷擴大。
2🍧、深化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在人才培養上👶🏽,學院秉承“一切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才為中心”的理念✍🏽,把“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的立足點,圍繞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一主線💮,深化教學改革。
2015年,學院完成3個本科專業及生物材料方向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修訂,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滿足學生需求,首次在學院內嘗試新生轉專業👨🦼➡️。2016年,學院首次按化學大類進行招生。2017年🏊🏿♂️👩🔬,學院製定院“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立項26項,資助經費13萬元。2018年🤟🏽,化學學科碩士點首次實行全部二級學科招生🎅。2015年以來,學院新增本科生實習基地5個,新增工程碩士上海市示範基地1個。33名學生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3名獲校優博訪學項目資助,輕化工程(中德)專業選送46名學生赴德國勞特林根應用技術大學學習🚶🏻♂️➡️。本科生在各類科技創新競賽🏌🏻♀️、創意大賽🪯、化學實驗競賽和優秀論文交流會中分別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4名研究生獲校研究生“學術之星”榮譽稱號,1名研究生獲全國“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
3、引育並舉,推進人才強校核心戰略
學院黨委牢固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始終把人才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帶頭研究謀劃🧑🏻🦳,帶頭推動落實,帶頭抓重點項目🧩,為引進人才創造良好環境,引進人才工程已形成了“傳動鏈”效應。2015年至今,學院新引進教職工21人,其中傑青2人、特聘研究員5名🏊🏿♀️,學院師資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
為提高學院師資隊伍素質,學院黨委圍繞學校“十三五”目標任務開辦“尚實”青年教師培訓班👨🏼🍼,通過專家講座🏦🥯、參觀訪問、學術交流,舉辦綠色染整、化學創新、生物創新青年發展論壇等方式搭建跨學科的交流平臺,著力培養青年後備人才,提高青年教師的政治素養和責任擔當,肩負起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任🏋🏻。今年4月👩👧👦,成立了青年教師聯誼會🔄,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交流平臺。
四年多來🧜🏻,學院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2人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 2人獲評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1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入選2018中國紡織學術帶頭人👱🏽,1人獲全國“九三楷模”🙋🏽,2人獲“中國僑界貢獻獎”創新人才獎,1人入選“上海領軍人才”,1人入選“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1人入選“松江區領軍人才”🙎🏽♂️。
4🧜🏽、定期開展專項研討,保障日常管理有序進行
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學院安全管理和學生工作,定期開展招生、就業、安全等工作的專項檢查🦜,建立健全安全網絡體系,確保日常工作的開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建立三級實驗室安全教育管理製度和處罰辦法,做好安全日常檢查等工作👩🏼🏭,並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不斷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邀請陶氏化學安全方面的專家對全體研究生進行實驗室安全培訓🌻🤙;邀請杜邦公司專家做實驗室安全專題報告🧘🏼♀️;邀請資產管理處老師解讀學校實驗室和安全方面規定;邀請埃克森美孚公司實驗室安全與個人防護部門的專家對我院實驗室進行了實地檢查。學院有關教師赴埃克森美孚公司、杜邦公司實地考察學習🦆,學習外企的先進管理經驗👰🏻♀️。
學院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工作,不斷創新舉措,積極搭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平臺🧴🧛🏽♀️,通過舉辦化學節🏌🏻♂️、全國大學生綠色染整科技創新大賽👨🏿🌾、大學生物科技活動周等活動🦹🏿𓀒,切實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能力提升。以形象德育為理論依據,開展“花生仁聽我說”思想引領項目、“花生思政課堂”、“金花生”榮譽學生評選🏣👨🏿🦳、“花生仁愛學習”學風品牌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花生仁”文化育人體系💞,深入推進學風建設🤳🏽,為學生成長成才助力。四年多來,學生踴躍參與學科競賽,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108人次。方瑞艷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龔芬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李鑫獲“上海市大學生年度人物”。學院獲2016年度耀世平台暑期社會實踐優秀組織獎🤶🏽,輕化工程(卓越)1502班獲校2017年先進標兵集體稱號,應化1602班獲2018年上海市五四紅旗團支部👩🏿⚕️。
為鼓勵學生參與校園民主管理,學院改革和完善了學生代表大會製度,落實學生代表委員會和學生提案工作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聽取學生代表們的意見和建議,推進學生權益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進程。學院師生積極關心和支持學生就業工作,學院就業總體落實率良好,本科生繼續深造率繼續保持高位水平,2018年👴🏿,學院榮獲學校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五、凝心——抓好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1🏪、加強思想文化陣地打造,夯實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
學院黨委積極推進文化建設工作,完善以“花生仁”形象為核心的文化育人體系,有序推進“一墻、一櫃、一區👨🏽🚒、一機”建設⚽️,在嚴格把關內容的基礎上,實現黨建宣傳、思想引領、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的展示教育🕯,拓寬宣傳渠道,進一步增強學院文化氛圍,打造“浸潤式”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學院“花生仁網絡文化工作室”以易班和微信公眾號“DHU花生仁”、荔枝微課平臺“花生音頻微課”等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為主要陣地,開辟了“十九大朗讀者”↕️🧛♀️、“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青年大學習”等系列意識形態單元文章⬆️🧽,加強網絡意識形態教育,擴大學院網絡文化的影響力👲🏽🍡,在學校微信公眾號影響力中排名第16名🤙🏽。
2、重視統一戰線和中外合作黨建,畫好政治“同心圓”
學院高層次人才較多,學院黨委一方面健全體製機製,落實黨員領導幹部與黨外代表人士聯系交友製度,完善信息通報🏢、座談交流、征求意見等工作機製👨🏿🦲,定期進行專題研究🍹,有效確保統戰工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註重思想引領,著力抓好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廣泛凝聚力量。召開黨外知識分子座談會、邀請黨外同誌參加黨員教育活動,積極選拔推薦優秀黨外知識分子參加上海市🚽、教衛黨委等組織的各類理論學習和培訓,關註黨外人才的成長🪤,及早發現和物色優秀人才。多年來不斷湧現全國僑聯委員🕰、市僑聯常委🧑🎄、國家級特聘教授👃🏽、東方學者特聘教授等突出的黨外代表人士;黨外代表人士屢獲全國九三楷模、“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僑界貢獻獎創新人才獎、上海市及教育系統“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學院支持師生赴海外學習交流活動🗜,學生出國訪學及參加學術會議的師生人數年均達到60人次🕑🂠,黨委始終堅持以黨建為核心全面帶動和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為做好對外交流師生的意識形態工作🫰🏽,學院成立中德合作辦學項目學生出國選拔工作小組,首先要求學生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重點考察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思想政治表現。在赴德學生中組建中德海外團支部,加強對海外學生的思想引領和凝聚工作,委派學院專職輔導員赴德指導團支部活動,努力構建縱橫交織的基層團組織體系。
3、充分發揮工會作用✈️,凝聚學院發展力量
學院黨委加強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學院工會嚴格遵照《耀世平台工會章程(試行)》,紮實履行工會四大職能,充分發揮工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切實依法維護好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增強工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構建關愛型校園。圍繞學院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積極促進院二級教代會正確行使職權🧑🏻⚖️。
學院黨委始終註重關心師生的工作🧚🏽♂️、生活,工會認真貫徹“九必訪”規定,開展多層面送溫暖🧑🏿🎓、送清涼活動,堅持困難黨員和群眾慰問製度,先後慰問教職工50多人次📐,切實提升組織的人文關懷🧗♀️。組織開展了豐富的文體活動🔸,滿足教職工文化生活需求。如院師生羽毛球對抗賽和年終聯歡茶話會,赴辰山植物園、廣富林郊野公園🅱️🪚、楓涇古鎮、江蘇宜興遊覽等👨👨👦,不僅豐富了文化生活,增強了團結和凝聚力,而且提振了精神,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展望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學院黨委工作任重道遠。在今後的黨建工作中,學院黨委將繼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圍繞中心抓黨建👃🏼™️,以黨建促發展,不斷增強黨組織在學院事業發展中的凝聚力、戰鬥力,成為帶領學院師生員工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領導核心、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我們深信,通過黨委換屆選舉工作🏇🏽,新的學院黨委班子將認真總結過去經驗,團結協作促和諧,集中精力謀發展,推動學院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