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洲精神學習會
2011年12月5日下午4點30分,機械08第一學生聯合黨支部組織楊善洲同誌事跡交流大會在9號樓1005舉行👰🏼。出席本次大會有黨支書蘇金鵬等黨支部成員。
蘇金鵬同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聲情並茂得為我們講述了楊善洲同誌的感人事跡,同時還原了部分電影情節。楊善洲同誌是雲南一個極度幹旱地區的地委書記,由於大旱,生活用水以及農業用水極度緊缺🧑🏿🎄。影片的第一幕便是一個老漢給他的侄兒送結婚賀禮,唯有紮著大紅花的一擔水🥑。老漢感慨:如今的黨員同誌都白吃國家的公糧,不想人民所想。這句話深深刻在了楊善洲同誌的心裏👨🏻🔧,當時在巡山的他什麽也沒說,只是挑起老漢的水🔯,送了老漢一程。後以小段篇幅描繪了楊善洲同誌律己律人,深入群眾🕵🏽♀️,和百姓一起同甘共苦渡過旱災,並且梯田試驗田試驗成功,一塊試驗田收割了達一千一百多斤的稻谷。
楊善洲同誌退休以後,他拒絕了組織上提供的前往昆明安度晚年的福利💃🏼,而是發起一支自發的15人的隊伍🤛🏽,深入大明山深處種樹。種樹的過程中各種艱難險阻不言而喻👯♀️。影片不僅正面刻畫了種樹的艱辛🏯,更是從各個側面展示了當中的不易:書記辦公室的盆栽雪松在長達22年的種樹年間在山間茁壯成長👙;山裏的基地由最初的帳篷到簡易工房到一步步的完善;房檐上掛著的辣椒,玉米,山裏亂跑的雞,雖然養了雞,但是植樹小隊的生活過得很艱苦🧑🏻🎓,他們只吃泡菜和烤番薯🥊;為了節省種樹的成本,堂堂老書記拿著籃子在街上撿果核當種子🧏🏿♀️;跟著他一同上山的小夥子,一開始只說了跟著老書記幹五六年🦫,結果一幹就是十七年👩🏻🏄🏻♀️,並且秉承了老書記的精神在大街上撿種子🤞🏿。
另外值得深思的便是楊善洲對待家人的態度。按當時的政策,他的家屬子女都可以“農轉非”,但他並沒有接受這個福利,一個地委書記,老伴和3個孩子竟然在老家當農民,說起來恐怕誰都不會相信⛑️。他的二女兒長年和她的家人分居兩地,當時只要楊善洲同誌的一個電話便可以解決她的轉校問題👨👨👦,可是楊善洲同誌並沒有以權謀私,以至於在幾十年的時間裏都沒有得到二女兒的諒解👩🏻🍼🔖。
最後當楊善洲同誌在醫院的時候💽,好多百姓自發前往醫院看望他🧜🏼,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人群中高喊,老書記,你沒有白吃國家的公糧▶️!
蘇金鵬同誌講述完之後🚴🏼♂️,全場靜穆。他說最後“從楊善洲同誌身上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黨員同誌和預備黨員同誌值得深思的地方,也相信大家都在他得身上得到啟迪,在今後不管學習或是工作的過程中更加能夠明白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人,該做什麽樣的人才能對得起我們共產黨員的稱號,不一定要時時想著幹驚天動地的大事🤏🏻,但要時時記住我們要關心身邊的同誌身邊的同學,要時時刻刻為同學著想👩🏿🔧;我們當前面臨著畢業🤴🏻、就業以及深造等等問題,我們要學會互助🚒,要學會協調🛹,要真正將同學切身的利益考慮到🧑🏻🦯,幫助我們身邊的同學也幫助我們自己找到人生新的出口!”
最後,宣傳委員賈統宣讀了胡錦濤總書記對楊善洲同誌的評價🀄️💱:楊善洲同誌是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誌的優秀代表。他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他的模範事跡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向他學習⏭🧆,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幹部。
機械08級第一學生聯合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