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科學名人屠呦呦
2015年10月27日下午一點👨🏿🦲,理學院數學系第三黨章學習小組聚焦社會熱點新聞,學習榜樣人物,針對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一振奮人心的事件在松1210進行了專題學習活動,活動主題為“呦呦之鳴,青蒿之音”。
本次活動由組長趙明明主持🤫。她首先用PPT向大家簡要介紹了屠呦呦的事跡,讓大家更加細致地了解她的生平經歷,科研過程和學術成就。之後🧕🏽,小組成員一同觀看了有關屠呦呦的專題視頻,從外界和學術界人士的評價和對屠呦呦本人的采訪中,同學們深刻體會到青蒿素的提取對世界瘧疾患者的重要意義和屠呦呦所具有的令人敬佩的科研精神。觀影完畢🫷🏿🔒,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小組成員們開始逐一發言🧘🏼♂️,就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這一事件的看法展開討論🚟。討論中🤽🏼♀️,發現大家都註意到了屠呦呦默默無言,一心一意鉆研學術的韌性和踏實質樸,博愛善良的醫者之心⛏。同時也認為這次屠呦呦作為第一個獲諾貝爾科學類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將會鼓舞一大批剛剛起步的中國年輕一代科學家和那些和屠呦呦一樣並無名氣的科研工作者。其中📔,徐麒同學對於屠呦呦親身試藥的行為表示敬佩,認為她具有極大的犧牲精神以及對於醫學研究的嚴謹思想🚣。還有細心的同學註意到屠呦呦的三無身份,提出對現有國家科研環境和挖掘人才體製的憂慮🤳,從特別的角度擴展這個事件,引發了同學們更多的思考。
這一次屠呦呦的獲獎,無疑給中國科研界翻開了嶄新的篇章🙍🏿♀️。屠呦呦對科研的熱愛和她在學術上付出是她取得如此成就的必要條件。青蒿素對治療瘧疾的價值無需贅述,而屠呦呦獲此殊榮實至名歸。通過這次的討論學習,同學們拓寬了知識面🧑🏽🎨,同時對科研工作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並表示日後會多多學習屠呦呦腳踏實地刻苦鉆研的精神,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為長遠。
供稿:數學系第三黨章學習小組
撰稿人:張慧鄭詩濃
201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