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年11月2日
地點👊🏽:信息學院學生會辦公室
出席🦌🍡:夏菡斐、曾飛🏄♂️、宋佳↙️、何佩佩、張逸飛、趙達
缺席👱♂️:林華、武文傑
會議主題:
討論:是什麽造成了社會的冷漠?
何佩佩:
如今觸碰道德底線的新聞有如噴井之勢。有好心市民扶起摔倒的老人卻被誤認為是肇事者並支付了巨額的賠償金🦿;有宣稱“只撈屍體不救活人”的漁船對因見義勇為而溺水的大學生不予以施救⚉;也有一個小女孩被兩輛車碾壓👩🏿⚕️,在之後的7分鐘內👦🏿,18名路人經過卻無人報警或救人。同類型事件的頻發是社會的悲哀,同樣也是道德的淪喪🙋🏼。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是什麽造成了社會的悲哀。
觀點一:是否應該出臺相關的法律政策
曾飛🙆🏻:
贊成製定相關的法律。當道德規範已經無法有效調整某種社會現象,而這種現象又亟待解決時🙋🏿,法律就有必要及時介入。在很多方面,中國人靠的是自覺自律,而在西方國家⛸,他們並不相信人的自覺自律,他們對每一方面都會有具體的規定☣️🧏🏼♀️。
張逸飛:
不贊成製定相關的法律👩🏽🍼。首先公共救助屬於道德範疇,不是法律問題🏃♂️。其次🧘🏿♀️,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立法也難以執行,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從小的教育方式。
夏老師:
從人性假說來看,西方相信人性本惡🥷,因而他們推崇契約論👩🏽🦱;中方相信人性本善,因而我們更願意靠自覺自律🧑🚀。談及現在的教育🕣🧑🏼🏫,我們很難發現在中小學教育中,老師會對一些見義勇為的孩子進行表揚,因為他們擔心孩子們在缺乏實力的情況下因見義勇為而使自己受到傷害。
觀點二:經濟發展和道德發展
趙達👨🏼🚒: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呈現的是一個高速的發展趨勢。但中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使得生活節奏加快,人情變得冷漠💁🏽🌧,道德產生滑坡。由於道德發展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社會產生了漏洞🔗。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吧經濟建設和道德建設相結合👨💻,形成一個和諧的社會。
宋佳🦏:
改革開放使得我們都過上了相對優越的生活🏥。現如今,中國正處於他的轉折點。十三大指出,我們要加強軟實力建設👨👧👦。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帶給了我們物質的享受,我相信,在未來中國的軟實力建設一定會同中國的經濟一樣騰飛🕤,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有思想上的積極向上🤸🏿🥷。
曾飛👨🏻🍳:
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是正確的,但我們不能盲目的樂觀🍝。我們應該正視如今真真切切存在的問題,以理性的態度看待未來。
觀點三👩🏿⚕️:救人怕被誤會
何佩佩:
在近兩年🧎♀️➡️,幫人或救人後還被誤會的新聞越來越多,輿論的引導使得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害怕🚺。但我相信只是少數人接受了幫助還誣陷伸出援手的人,大部分人還是會心懷感激的說上一聲謝謝📝。
夏老師:
無論是現在的新聞傳媒還是娛樂傳媒似乎都有“過”之嫌🤿。如今的搞新聞的不以助人為樂🫵🏼、樂善好施、見義勇為作為新聞素材而是以見危不救🖐、見死不救作為新聞素材,不得不讓人深思輿論的引導是否有所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