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為基層組織建設年🍕,為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學校黨委號召開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創先爭優迎十八大”主題活動,在接到相關通知後,信息學院黨總支集合我院特色開展了各項活動🧎♂️,在宣傳總結創先爭優活動的同時,積極動員全院黨員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以飽滿的精神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召開。
各支部能夠按照總支的部署和要求👩🏿✈️,把樹立黨員帶頭作用、促進教學工作的進步貫穿創先爭優活動始終,堅持以提高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為核心,促進學生學業和工作能力的發展👷🏽。針對各支部自身特點🪤,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把創先爭優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同時在活動中不斷加強學習型基礎組織建設。
一、 堅定理想信念,建設學習型黨組織
圍繞“強組織、增活力,創先爭優迎十八大”的工作目標,學院重點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支部分類定級💆🏿♂️,先進帶動後進,促進支部平衡發展。
按照文件要求,學院黨總支召開了全院支部書記大會,對學院支部分類等級做出了詳細的部署,向支部書記介紹了2012年為基層組織建設年的背景情況🪸,並說明了對支部進行分類定級的意義和作用🍃,各支部書記表示十分支持對支部進行分類♕🤸,並希望能通過此次活動,能客觀的對支部進行評價🔊,有助於各個支部相互學習和競爭,對學院黨總支的工作會有更大的促進。
按照“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製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標準,學院各支部按照支部自評和群眾評價相結合的要求對支部進行初步的分類定級,並接受總支統一的定級調整🍏,本次分類定級共評出學院先進黨組織兩名😢,並對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全院的通報🐪,以此來推動先進支部的榜樣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全院支部建設氣到了積極的作用✋🏿。
2🧘🏼♂️、爭創學習型黨組織㊙️🚆,迎接黨的十八大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議提出👷🏻♂️,不斷學習🙏🏼、善於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為此👊,為迎接十八大的召開🤾🏽♂️,我院總支加強了對黨員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的要求,要求每一位黨員要認真學習💯,善於總結和實踐。在此要求下👨🏻🌾🌻,學院各基層組織都開展了相關的學習講座和交流👆🏿,其中由學院輔辦和學院辦公室組成的第四教工支部則將馬克思主義學習作為常規工作每周五定期開展,通過讀馬克思手稿、討論共產主義理想等主題的學習,黨員教師們對自己的信仰有了更深層的感受,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時在開展學生黨員思想教育工作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於此同時,在學生培養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需求,學院也采取了不同的學習和交流的方法,如在社區積極分子中開設了馬克思主義青年學習小組♊️,帶領有興趣了解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同學一起研讀馬克思著作等,通過這種方法,為支部輸送了很多理論水平過硬的優秀青年黨員。
二、 積極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以製度建設推進特色支部建設
圍繞“正常化👗、受歡迎、有實效”的工作目標⛷,落實“有主題、有討論、有共識”的基本規範🔖,的要求,學院提出以製度建設推進支部特色建設的基層組織建設思路,要求各支部要在規範黨建工作的同時開展特色支部建設😏,以體現青年黨員的特點👷🏻♀️,提高支部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各支部在總支的號召下,紛紛開展支部製度的製定和完善,在突出支部特色的情況下,做到支部工作的規範和統一性,同時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各個支部的製度建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形成“一個支部一個色彩”支部格局🎓。
第一學生支部定期組織開展道德兩難問題討論💂🏽♂️,引導學生黨員明辨是非,提升思想境界。形成“你評我說”支部辯論製度;第二學生支部自2008年起🧑🏼🍼,就開始進行“三個一”工程建設的支部製度,即“幫助一名學困生”👩🏽🦳,“閱讀一部哲學名著”,“參加一項社會實踐”🎽;第三學生支部定期召開的“鋒言鋒語”民主評議製度👦🏼,由學生黨員相互評價對方⛹🏿♂️🙇🏻♂️,以評促建;第四學生支部開展 “走出去”系列活動,把黨員走社區、參與社會服務作為支部的一項基礎製度來開展🧆,每月走出校門一次,以增強學生黨員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第五學生支部開展“吾愛真理”支部促學風製度建設👨🦯➡️;第六學生支部註重學生黨員黨內紀律的培養🐠,同時致力於培養黨員多角度的分析和看待社會問題,鼓勵學生黨員“要具備自己的思想”,形成“你說我說大家說”新聞評述製度🌈🕷。第七學生支部黨員輪流擔綱政治學習主持人,定期主持開展理論學習👱♀️🚴🏿♀️,提高學生黨員政治學習的效果🏭,避免流於形式🧏🏽♂️。形成“黨員講黨課”支部製度。
以上製度成為信息學院本科生黨支部發展特色支部的基礎,也形成了各個支部精神載體𓀛,對發展和培養學生黨員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繼承先烈傳統♐️,引領時代精神
在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和學習型支部建設的同時,學院提出黨支部要註重內涵建設🏦,黨員幹部應爭做時代先鋒,引領時代先進文化,在繼承和發揚先輩優良傳統的同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十八大召開👾。
學院總支組織教工黨員參觀考察南京“渡江戰役紀念館”,觀看渡江戰役現場模擬情景,通過對渡江戰役實物和戰爭場面的感受🤵🏿♂️,教工黨員們紛紛表示經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看著犧牲烈士的家書,可以感受到烈士們對家人的思念,同樣也反映出他對祖國的熱愛和關心。學生們也通過支部和黨校開展緬懷烈士和瞻仰革命歷史遺跡的活動,參觀了陳雲故居🤌🏻🧑🦳、宋慶齡故居、中共一大會址等😊,結合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對真實歷史遺跡和影片資料的學習,對我黨經歷的歷史進行了回顧🧑🎤,學生們感受了老一輩革命家傳奇的一生,也被他們愛黨、愛國的精神鼓舞,為學生們上演了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各支部的參觀學習和集中交流🗂,黨員們以黨史圖片展的形式展示了他們學習黨史、感受黨史的心路歷程,通過100多張珍貴的圖片展示🩰,黨員們表達了他們要繼承和發揚先烈精神的堅定決心,群眾們也從黨員的學習展示活動中感受到了我黨為祖國做出的積極貢獻。
在激發學生愛國🦧🙎🏼♂️、愛黨、愛校熱情的基礎上,學院總支提出 “黨員引領時代精神”的口號,鼓勵黨員再各自崗位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工黨員“言傳身教”💓,學生黨員“以身作則”🧏🏻♂️,在平凡的工作和學生生活中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自此🏋️♂️,學院黨員中開展了“走出校園♘、服務社會”、“我為社會貢獻愛心”等活動,開展黨員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系列活動🤜🏽。學院黨校每期學員都需要完成一次社會調查或實踐活動↙️,通過實踐在入黨積極分子中樹立“求真、務實”的精神✣🐔,培養他們踏實做人,敢於創新的理念🕸,作為黨員教育的第一步。
學生黨支部分別在松江榮樂小區🧌、學校圖書館、松江張施小學等開展服務活動🧕,以愛心義賣、計算機技術服務🧑💼⤴️、義務勞動等形式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通過參與社會活動和服務社會,同學們接觸了社會各個階層🟰,並從與他們的交流中尋找到了自己作為社會人的價值🫴🏽,提升了學生們在學校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在學生中掀起了“誌願服務”的高潮。
結合對歷史的緬懷👗,學生們把自己對先烈的敬畏之感轉化為服務社會、立足本職的動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向先烈學習的決心,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學院黨員從思想上收到了教育,更對現實工作🧔🏼、學習進行了反思🧑🦳,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四、 黨團聯動培養🤷🏻♂️💅🏽,創建特色支部
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過程中🗺,學院總結過去經驗,結合學院開展學生黨建“信仰領航青春”工程的實踐總結🏂🏽👳🏽♀️,提出黨團聯動,創建特色支部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整合學院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員育人的教育環境,在黨員教育和培養中形成合力和規模,在保證黨員質量的前提下𓀎,多培養👨🏭。
通過學生分團委平臺,學院推出預備黨員掛職👨🏻🎤、黨建培養促進團日活動等機製🏚,通過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和積極分子的力量來帶動學院團建的發展🧑🏻🎓,同時把學院分團委做為黨員提高自我,增強實踐鍛煉能力的平臺,收到了很好的聯動效果。
不僅如此,學院還在社區開展黨建工作,把社區作為考核學生黨員🛀、鍛煉學生黨員的重要陣地。學生社區已經成為高校一個重要的學生活動場所,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學風和文化,因此⛎,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學院把社區黨建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把黨的理論學習𓀚、兩會熱點研討等引入社區👨🔧🚿,對學生黨員培養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使得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性有很大提高。結合學習型寢室活動的推動,黨員在社區的模範帶頭作用有了明顯的提高🖊。
五🔹👶🏽、實踐科學發展🙋🏻,爭做學生好老師
學院重視教工黨支部建設,以“黨風促教分🏋🏻♀️,教風帶學風”為思路🧔🏿,加強對教工支部的指導和督促🎠,要求教工支部不僅要做學生科研榜樣🧛,更要做思想的領路人,要善於教人更要善於育人。
為此,各教工支部不僅組織黨員學習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也組織黨員學習了與教學相關的教育文件,在交流中促進教工黨員“以身育人”。通過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等重要文件,教工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和思索,對推動教學、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黨員在師生群眾中有良好形象。在創先爭優群眾評議中🧜🏻♀️,教工支部群眾滿意度較高,群眾評議結果均為達到優和良。
在此次創先爭優迎接十八大活動中,教工支部利用團隊的力量積極開展科研和教學實踐,在支部先進黨員的帶領下📼📩,通過黨小組形式完成了多項教學和科研項目。其中通信系教工支部成立了無線通信與無線遠程監控系統無線可尋址調頻廣播播出系統課題攻關黨員先鋒團隊和通信與電子工程系黨支部信號與系統教學團隊和通信電子電路教學團隊。分別在3個以上正式黨員的帶領下取得了很好的科研和教學成效✌🏿。各個黨員團隊在聯合攻關中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師德高尚,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較強,培養了教師們強烈的質量意識和教學質量管理措施,積極承擔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教學效果好🚶➡️,他們的積極表現在校內外和廣大師生中有良好的影響。
學院教師黨員積極投身科研和教學工作🦹🏼,以實際行動為學生們做榜樣。李德敏教授主持國家級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自組織社會網絡的特征信息融合與決策支持方法研究》🔖,仇潤鶴教授主持完成《基於置亂與擴散融合的超混沌彩色圖像加密系統》、《電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的製訂與試驗方法的研究》等項目,官洪運副教授積極聯絡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將研究方向轉到火災檢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支部黨員年項目經費達90余萬元🧚🏻♀️,並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先進黨員的榜樣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對學院青年教師起到了很好的帶頭和鼓舞作用。
從學院領導到普通教工黨員,從學生黨員到入黨積極分子,都參與到學院創先爭優迎十八大的活動中🤪。學院總支通過系統的規劃和指導🧓🏿,從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到鼓勵黨員踐行時代精神對學院全體黨員進行了深入的教育🧘🏼,使得黨員幹部在學院文化建設中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信息學院的黨員們🤏🏼,以信息人特有的“踏實、勤奮”鼓舞著一代代新的信息學院學生,也以信息人的“內斂🧍♂️、真誠”踐行著作為一名黨員的激情,他們時刻在遵守著入黨那一刻的承諾🛤。